听新闻
放大镜
□影评 一次别离下的现实景观
2019-03-25 09:21:00  来源:检察日报

  电影情节的导火索虽然是“分离”,而串起电影脉络的却是“亲情”。纳德与西敏明明相爱,却为了幸福各自远扬。对于他们的精神炼狱,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第一,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第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

  晴风

  移民大潮滚滚而来。据《世界移民报告2018》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的移民人数已达到2.44亿。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就是在这样的移民背景下发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纳德和西敏是伊朗一对中产阶级夫妻,两人受过高等教育,有房有车,育有11岁女儿特梅,是伊朗的精英阶层。被抽取的第一张骨牌是西敏的移民计划,因不满国内社会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女儿获得更好的教育,她申请技术移民,获得批准。而她的丈夫纳德因为要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不同意和她一同出去。无奈之下,西敏不得不申请和丈夫离婚。

  持有新潮思想的妻子和保守观念的丈夫在移民问题上作出了南辕北辙的选择,无法调和,导致对簿公堂,也产生了之后多米诺骨牌的倒塌。法庭调解期间,西敏住回了娘家,纳德雇用了一位女钟点工瑞茨看护痴呆父亲。仅几日时间,纳德临时返家发现父亲双手被捆绑跌倒在地,命悬一线。他勃然大怒,将没有尽到看护职责的瑞茨推搡出门,导致瑞茨流产。冲突的焦点来源有两部分:纳德是否知道瑞茨怀有身孕,如果明知,那么他将以谋杀罪入狱,这将给本已飘零的家庭带来致命性的覆灭之灾;瑞茨为什么要将痴呆老人双手捆绑,她去了哪里?

  由此展开了漫漫争论和对峙。不断有新的细节和线索卷入事件中,特梅的家庭教师,特梅,瑞茨的小女儿……每个人都不着声色地在事件中讲述着他们亲历的客观事实,导演更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用镜头客观、冷静地展现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真相逐渐显露端倪:纳德无意中偷听到瑞茨怀孕的消息,却当作不知,瑞茨将老人捆绑,是偷偷跑去医院检查腹中胎儿生死……

  随着剧情发展,作为局外人的观众慢慢理解纳德为什么不尊重法庭,要选择撒谎,因为他经不起监禁一年时间的等待,外面有他痴呆的父亲和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急需要钱的瑞茨在信仰面前,最终选择诚实,因为她的信仰让她不能为了钱去撒谎。道德和法律、信仰与现实、金钱和尊严,在冲突中相互交织,成年人的世界不尽是阳光,灰暗的人性在现实面前展露无遗。法官质问西敏的一句话如雷贯耳: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国家?西敏沉默了。这是一言难尽的苦衷。从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从群体而言,纳德和西敏的态度也代表着伊朗中产阶级家庭截然不同的观念:留在本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还是逃避问题,一走了之?现实与理想、观念与观念间必然产生摩擦、裂痕。

  作为小众非商业电影,本片仅投资30万美金就斩获了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镜头语言毫无华丽讨巧之处,真相在一波波冲突下像旋涡一样,将观影者拉入旋涡深处,伊朗的社会现状、生活真实的肌理,在演员不留痕迹的表演和简陋的楼道、走廊、街道中纤毫毕现。古老国度的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在纳德和西敏这个小小的社会细胞中发生了碰撞,引发了一系列情感的撕扯。

  最终,影片回到了开头的法庭处,这次才是最终的裁判,纳德和西敏将被判决离婚,两人坐在走廊上焦灼地等待女儿的选择。11岁的女儿早慧、懂事,在整桩事件中,她帮助父亲,甚至违背良心在法官面前作伪证,只希望父母能在一起,但是她无力地发现她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根本改变不了大人一意孤行的决断。当法官问她,你选择和谁生活了么?她的眼泪奔涌而出,她艰难地点了点头,因为无论她选择和谁生活,她势必要和另一方就此别离。

  编辑:徐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