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古称桃源,因夭桃千顷而得名,2000多年前的泗水王国叙说着泗阳历史文明的长脉;境内依偎古黄河、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意杨成海、林水相依,环境幽雅;云渡桃雕、洋河大曲美名天下扬;革新中国地理学先驱者张相文生于斯、长于斯……
在这片人文荟萃的热土,以泗阳深厚的杨树文化底蕴,用质朴、向上、奉献的杨树精神,让泗阳检察院的检察文化迎着春花吐露芬芳。
举办迎春节文娱活动、迎国庆体育技能竞赛活动、青年节和其他县区检察院举行篮球友谊赛、为党的生日举办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泗检以每个节日为挈机,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而泗检的文化生活不止于此,杨树那股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泗检人们——让“好人”成为泗阳检察院一种新的文化……
近年来,泗阳检察院大力实施文化育检战略,创建了“廉政文化走廊”、“廉政墙” 构建“廉政网络”;扩建图书阅览室构建“文学网络”…… 而在泗阳检察院检察长谢兆宝看来,靠灌输式、不如发自内心从自身做起,学习家乡的文化底蕴,把“美德基因”植入心中,用善举传递这份文化的“正能量”。
真善美点燃好人效应
青年干警团队行动,5人为一组,10人为一队。顿时,院里就自发性的涌现出多个“好人”小分队。
“谢谢你们啊!带我出来晒太阳!”在泗阳县生态公园里,敬老院的王老太太坐在轮椅上,对身边的3名80后的年轻人说。一名年轻人给她读着近期的报纸,一名年轻人给王老太太捶背按摩,一名年轻人递上了为她刚才医院配来的药物。和煦的阳光照在他们的身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几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就是泗阳县人民检察院的女检察官分队之一。
近年来,泗阳检察院一直坚持开展“温暖人心、点亮心中的梦”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和泗阳县敬老院签订了无偿服务协议。每年每月定期去敬老院看望这些老人。院里的老人们说他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见我们多点时间去看望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我们能多陪陪他们……“看见老人开心,我们心里就感觉温暖”泗检的年轻检察官们说道:“陪老人唠嗑、散步……虽都是些小的事情,但是贵在坚持。”
“哈哈,今天我要当回妈了,虽然俺没结婚……”年轻的小张激动地说道。迎着春风伴随着我们的是孩子们天真甜美的笑容。留守儿童们紧紧拉着泗阳检察院几位年轻女检察官的手,舍不得让这些“检察官妈妈”离开,这是泗检的另一支分队再次牵手留守儿童陪孩子们嬉戏玩耍,给孩子们上心理疏导课,赠送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用品。给孩子讲个童话故事……尽量把留守儿童聚集起来,做他们身边的“妈妈”,虽然不是大爱、大善举,但是能让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感受到一份母爱,成为他们的“知心妈妈”比拿任何荣誉都骄傲。
“正能量”孕育好人
"刘叔叔,这次期中考,我又进步了……",泗阳众兴中学学生小王打电话给泗阳检察院检察官刘光耀报喜。小王是泗阳检察院近年来积极探索青少年犯罪挽救、帮教新举措的受益者之一。去年5月底,小王因聚众斗殴被警方抓获。泗阳检察院检察官了解到小王属于未成年人偶然犯罪、平时在校表现不错等情况后,根据有关规定启动帮教、维权程序,在作出不予批捕决定的同时,对其采取一系列教育挽救措施,从而使小王重新步入学堂,同时也让小王从心灵得到了教育,完成了一次法律和道德的"自我救赎"。一直以来,泗阳检察院就以人性化执法帮教未成年人,希望通过温情唤醒这些失足孩子"心底的纯真善良" 。
“通过青少年维权联络站,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维权。”泗阳县中学初一学生王佳佳说。“在听了法律讲座后,我第一次感觉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去年,泗阳检察院联合该县宣传部在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设成立“青少年维权岗阳光工作”。同时该工作室已经向乡镇规模以上中学建立青少年维权联络站。此工作室依托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着眼于“检察监护人”和“逆境帮助者”的角色定位,把青少年维权工作、法制宣传工作与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电子邮件,定期选派检察干警驻工作室值班等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至今为止,泗阳检察院在该县区、乡镇中小学已经开展近200余场次法制宣讲课。
行动放大好人效应
铺设一条乡间道路,开办一个农家读书室,建设一处健身广场,引导村民科学种田,考虑发展食用菌种植……在挂村帮扶工作中,泗阳检察院的立足帮扶村居的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实现由“输血”到为帮扶村发展“造血”的转变。这些都是泗阳县检察院4名院领导以“进村进户进人心、出钱出力出项目”为工作宗旨,奔赴该县4个村居担任“第一书记”。他们进村组、到农家、解难题、切切实实服务民生,田间地头成了工作室,检察院的4名“第一书记”走村头、坐炕头、到田头,一唠嗑就是一上午,他们真心实意帮助所在村谋划发展大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真情付出走进民心,泗阳检察院目前已经为这些村居建村路、桥梁涵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5个,启动实施健身娱乐、文化教育等实事项目4件,推进村庄环境整治12处,梳理化解矛盾纠纷20起,帮助解决村创业园难题3个,栽植意杨树200亩,每年院中的干警们还“自掏腰包”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近万元。
每年,泗阳检察院都会专门选拔一批法律专业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中层 ,与各村居成立服务农村基层群众的“连心桥”。深入到该县各村居、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义务帮助打扫街道卫生、清理排水渠、整理绿化带花草等,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与群众零距离对话,为他们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发放宣传彩页,宣传检察工作,征求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泗阳检察院在原有警示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精心建立了“流动警示教育展览室”,深入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律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熟悉、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正确举报、合法维权。
在文化的浸润下,“泗检好人”以其独特的方式,把大爱、大美、大善等“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通讯员 李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