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党始终重视思想理论的创新,始终重视思想理论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思想理论都起到了引领时代、指明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的作用。这不仅是我们独特的领导方式和治理方式,更是我们的优势和特色。
一、科学理解党的思想引领力
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抵御错误思潮干扰的能力。
(一)党的思想引领力的本质内涵: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原来旧思想的束缚,为推进改革、实施政策扫除思想障碍。正如邓小平所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路线、方针、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重点在破除旧思想,统一思想重点在让人们接受新思想。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形成巨大合力,加快改革进程,实现政策目标。改革开放成功的法宝之一就是有效实现了思想的解放与统一。
(二)党的思想引领力的主要内容: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
解放思想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没有创新的理论就没有思想解放的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统一思想需要进行理论武装,没有武装的过程就没有思想统一的可能。因此,理论创新、理论武装是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的手段,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是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的目的。
(三)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基本特征:创新性与实践性
什么样的“思想”才具有引领力?具有引领力的“思想”应该有着什么样的特征?无疑是创新性与实践性。创新性指思想理论要与时俱进。实践性指思想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还能指导实践。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四个伟大” 是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 需要全党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起点上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当今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乎想象,我们事业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超乎想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和开拓、在理论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没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思想理论是不可能具有引领力的。二、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重大意义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党近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共识,是很难推动发展和保持稳定的。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我党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
(二)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解决思想意识领域问题的需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思想意识领域还存在一些鱼龙混杂现象:有些人受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法制信权力,不讲民主只讲等级特权, 不讲政治原则只讲庸俗关系,不求公共价值只顾个人私利,做两面人,潜规则问题突出;有些人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沉渣泛起,钱权交易盛行;有些人理想信念淡薄,缺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缺乏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些人只看到问题看不到成绩,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 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悲观失望,消极无为, 甚至发牢骚讲怪话,传播负能量;有些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惯用西方理论评判国内事务,使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出现各种噪音。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始终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它必须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放射出真理光芒;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已成为我国合理合法的主导思想文化,但它尚在成长、尚待自我完善和发展。当前, 许多社会现象需要科学解释,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因此,全党亟须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 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三)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推进新时代各项工作的要求
我们已经迈进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实践,需要时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全党在伟大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当前,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工作。只有统一思想,才能达到共识,坚定信心, 凝聚力量,奋发有为,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三、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基本路径
具体地说,着重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
思想宣传是思想引领的实现途径和方式, 是思想引领的关键。一个政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先进思想文化的宣传和引导。我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注重文化治理,即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掌握话语权,用道德、真理、实践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对内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增强吸引力、影响力。
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干事创业,舆论先行。当前,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电视广播、网络传播的作用,科学解读、系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宣讲团,全面深刻讲解十九大精神, 努力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时代性,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重视教育培训,举办专题研讨班和其它喜闻乐见的活动,突出问题导向, 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兴奋点、消除困惑点,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注重用思想理论的力量治国理政。其讲话论理特色鲜明:明事理,讲道理,有条理,富哲理,通情理,重伦理,善治理,求真理。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道义至高点上,充满理性光辉,入情入理,让人心悦诚服, 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领大家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看齐,明使命、负责任、勇担当,成为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要深入系统学、持久反复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把学习的过程变为自我提高、凝聚共识、破解难题的过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解决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安排和大政方针,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往开来, 具有延续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推动国家走上人民至上、富强民主、法治公正、文明和谐的新轨道,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对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理解越深,越能感受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全党同志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真正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