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史评 粥的隐喻,由古至今
2019-01-15 10:43: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为腊八的传统保留节目喝粥,已延续千年,影响力也是全国性的。为何“腊八粥”穿越千年魅力经久不衰?

  思来想去,觉得有两种可能。其一,现实的考量。在通俗文化、快餐文化大流行的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审美注意力发生了重大转移,“腊八”风俗中的“大事”比如祭祀、祈福、驱疾辟邪等,和“小事”比如喝粥暖身和饱肚子,两者发生了有趣的逆转,滚烫溢香的“腊八粥”对人的作用是看得见的、可感受的。

  其二,文化的作用。永不变形、稠黏绵密的粥与中国人的关系历史久远、始终相濡以沫,尤其是粥从不嫌贫爱富的清贫文化已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覆盖和替代人们心目中的“粥中情”。对粥念念不忘,从侧面也反映了廉文化的自强。

  相较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积累与文脉延亘,传说源于佛教、肇始于宋的“腊八粥”,满打满算也就千年历史。《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民俗传承下来,关键在于此习俗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猎取”了粥这个“要件”。

  有关粥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史记五帝纪》也有“黄帝北遂荤粥”的句子。这说明,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就会煮粥喝粥了。而后,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前汉文帝纪》中的“吏廪当受鬻者”,称粥为“鬻”;东汉刘熙《释名》将粥称为“靡”。

  而且,文人墨客纷纷将“粥”引入诗文歌赋。《荀子儒效篇》颂扬孔子的正派公道用了“粥”:“仲尼将为司寇,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说的是孔子将担任鲁国司寇的消息传出后,连在鲁国出售牛马的商人,也不敢再漫天要价了;成语“断齑画粥”赞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不畏生活艰苦、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写诗点赞“粥”的强身健体功德:“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最为著名的,当属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朱用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经典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诗文助兴,粥就有了思想,成为“甘于清贫”“严于律己”的代言,而清贫、自律又是古代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所以,思粥、喝粥也是倡廉。

  其实,古人不仅将粥上升到精神层面用以教化人、引导人,更将粥的“食用”“药用”功能高度融合,用以治病救人,让老百姓感受到其实际作用。粥在2500年前就被开发成一剂治病“良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对“粥药”也推崇备至,其《伤寒论》谓:“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家人对粥养生与饱肚更是情有独钟,东坡先生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他的弟弟苏辙作了一首《锺山诗》颂粥:“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闲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粥。”用于治病救人的“粥药”,走的是“平民路线”,冠之“清廉之药”也不为过,获得老百姓认同也在情理之中。

  文化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中国特色的粥文化,其核心内容就是清贫与廉洁,它源于人民、表现人民、服务人民。所以,每到腊八,全民“喝粥”,又何尝不是对社会进一步清廉的期许?

  编辑:徐艺萌